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無小事。自今年8月開始,寧夏檢察機關在全區開展為期一年的“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今天,寧夏檢察機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專項監督活動開展以來的典型案例。
寧夏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馮明杰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截至目前,全區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食品領域公益訴訟案件7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72件,通過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市場監管部門及時依法履行職責,取締1742家無證餐飲服務商家,責令46家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學校食堂停止供餐活動,向293家食品經營者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對174家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食品經營者進行了責任約談,查處食品違法案件32起,共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1978.58公斤。案件主要涉及網絡食品和餐飲生產銷售、農貿市場、超市、學校食堂及周邊小飯桌、小商販加工、售賣食品以及食品加工違法添加化學物等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
50家“小飯桌”食品衛生不安全
今年3月,銀川市金鳳區檢察院對轄區“小飯桌”開展專項監督活動。通過近半個月的實地摸排走訪、調查核實,發現銀川市金鳳轄區第一、第四回民小學等17所中小學校周邊共有191家“小飯桌”為中小學生提供就餐休息等服務,其中未取得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的50余家。
金鳳區檢察院依法向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同時以點帶面在全市轄區內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學校食堂專項檢查活動,先后對1084家學校食堂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對30家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學校食堂已責令其立即停止供餐活動,對其他問題集中的85家學校食堂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對8家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食堂進行了責任約談,查處違法案件3起。通過開展行政公益訴訟,督促行政機關履職,銀川市大中小學周邊餐飲服務環境明顯改善。
培訓學校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
今年1月,銀川市西夏區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時發現,包括潤承畫室在內的12家藝考培訓學校在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的情況下從事餐飲服務活動,今年9月21日,潤承畫室發生了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社會影響較大。后西夏區檢察院跟進監督核查時發現,西夏區多家帶食宿的藝考培訓類機構,在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情況下,長期向社會不特定人群招生,其中創藝文化藝術學校既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也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等合法證件,對外招生辦學達兩年以上,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損害了社會公共健康利益。
西夏區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行政執法機關,履行監管職責不到位。檢察建議發出后,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銀川全市范圍內民辦非學歷培訓機構進行了全面排查摸底,共排查帶有餐飲服務的培訓機構18家,供餐人數1571人;其中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的4家,已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改正,尚未取得《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而從事餐飲服務的培訓機構2家,進行構立案查處。
養殖場動物尸體隨意丟棄案
專項行動中,石嘴山市惠農區檢察院發現,惠農區燕子墩鄉上寶閘村的永興養豬場隨意丟棄死豬尸體、污水處理設施達不到環保要求,惡臭撲鼻并滋生大量病菌,對周圍村民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侵害社會公共利益。
惠農區人民檢察院向石嘴山市環境保護局、石嘴山市惠農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監督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環境保護和動物衛生防疫監管職責,督促企業根據相關規定建立污水處理設施,對病死豬尸體集中運送至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掩埋場進行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并加強對該企業的監督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從根本上規范該豬場的養殖行為。
石嘴山市環境保護局收到檢察建議后,積極檢查督促永興養豬場進行整改,規范養殖行為。環保局對永興養豬場場界惡臭進行大氣監測,監測最大值超過《畜禽養殖業污染排放物標準》規定值,以及針對污水亂排問題,石嘴山市環保局于2018年7月4日對永興養豬場進行立案,并罰款5萬元,要求養豬場建設配置污水處理設備,目前該豬場已投入100余萬元采購安裝污水處理設備,并投入使用,周圍環境明顯得到改善。環保局表示將繼續加強對該養豬場的巡查力度,杜絕對環境再次造成污染。石嘴山市惠農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收到檢察建議后,按照《動物防疫法》的相關規定,給予該養豬場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責令養豬場整改動物尸體非法處置行為,并督促養豬場將死豬尸體運送至大武口區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掩埋場進行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從根本上規范了該豬場的養殖行為。 |